产品介绍
今年画面石是彻底火了,展会成主角,频爆高成交,可谓风头无两。产地石农石商的拍卖群据说都成交可观,各地新人进来试水的不少,有些活跃在各个群里,明显是在抓资源。
这些年,每每出现一个热门石种,这种情形都会上演一遍。有人奋起直追,有人跌足后悔,有人资源在手,抚石微笑。
搞收藏,最终还是手里的东西说话。东西没分量,再天花乱坠的理论都成了笑话。而对于玩石头而言,一定的数量甚至是基本要求。因为你要接受资源的洗礼和教育,你个人的收藏格局、风格、气象,没有一定数量的系列藏品,很难体现。那种重金拿下三五尖货的想法,可能低估了石头的博大精深,最终反酿成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”。
从这个义上说,对资源的狂热不仅是可以理解的,简直就是明智的。只是等每次热点出现,再去追个上气不接下气,总是稍嫌窘迫——要是能打出点提前量就好了。可也怪了,石市竟像,追涨杀跌,忙忙忙,盲盲盲。
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当年摩尔石,人称“磨刀石”,嫌它相,嫌它没石皮,是被人看不起的。等到别人的眼光看好了,早已一石难求。长江石,早先也是,形不好,没石皮,颜色暗,构图过于复杂……几乎形质色纹被质疑个遍。多数人就在他人的质疑和自己的游移间错过机会,然后感叹,抱怨,后悔。
所以资源的问题显然不是石种的问题。也不止是眼光的问题,也不止是魄力的问题。说到最后,其实在于你是不是真喜欢石头。喜欢石头,你手里的资源才是真资源。每个石头都是你的审美,你的才情,你的心血。最终,成为你的价值。不是真喜欢,家里石头成山,也不过是砌墙修路的材料,还会让人寝食难安犯焦虑症。
酷暑八月,不少石农还在捡石头。他们真不容易!在何家坝一对年轻夫妻家挑石头,他们感叹:“这石头除了你们,也没人要了”。我先生笑着反问,“那你怎么还捡回来?”,“好看呀”,两夫妻无辜的回答。
好看的却可能没人要,这才是资源的根本问题。对于眼晴来说,不是缺少美。然而对于玩石头的人来说,缺少的却不只是发现美的能力。